...

Publications: Economy

香港經濟面臨長期衰退房屋政策必須全面改革(上)

香港經濟現正經歷有紀錄以來最長的萎縮。過去6年間,本地實質生產毛額(GDP)累跌0.2%,同期全球GDP成長17.4%,已開發經濟體GDP成長9.7%。相較於其他41個已開發經濟體,本港GDP成長排名倒數第二。是次經濟衰退的長度更打破了紀錄,比起60年代的暴動、70年代的石油危機、80年代香港前途談判、90年代亞洲金融風暴及千禧年間沙士疫情更加嚴重。那麼,香港現時的經濟策略出了什麼錯? 2002年,香港面對亞洲金融風暴對本地經濟的打擊,政府為了穩定投資者信心,孫明揚局長推出了九項救市措施,俗稱「孫九招」,包括停售公屋、停售及停建居屋、取消拍賣土地等。從城市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項政策就是香港回歸以後最有長遠影響性的經濟策略決定。

Reading Time: 

10

 mins

February 20, 2025
-
王柏林、牛致行、宋恩榮

香港經濟面臨長期衰退房屋政策必須全面改革(下)

在上篇,筆者論證香港近年破歷史紀錄的漫長經濟不景氣,跟房屋政策的缺陷息息相關。香港房屋嚴重短缺遺禍無窮:高樓價使年輕人上流無望、難以結婚及生育,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老化趨勢從而惡化;高樓價妨礙香港吸引外來人才,加劇本港人才荒;亦促使市民對政府房屋津貼的依賴度大增,甚至為符合申請公屋入息標準而減少工作,香港勞動力因此更形短缺。總括而言,房屋長期「供不應求」妨礙經濟成長,更損害經濟競爭力及社會穩定。

Reading Time: 

10

 mins

March 13, 2025
-
王柏林、牛致行、宋恩榮

積極推動人口政策建設千萬人香港大都會

12月4日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港台訪問,強調香港必須「搶人才」,引述「好多研究報告」指香港如要保持競爭力,應要有1000萬人口,否則香港人才庫將有限。近年來不少意見領袖及學者,例如前財政司長梁錦松、王於漸教授、雷鼎鳴教授等都不約而同強調城市競爭力及「聚才效應」的重要(不同人才的交流及互相刺激,會產生協同效應及「界外利益」),倡議打造「千萬級人口的香港」。

Reading Time: 

5

 mins

December 19, 2024
-
宋恩榮、黃偉信

香港經濟的漫漫長夜有否黎明?(上)

香港這次經濟衰退,從2019年社會風波開始,其後疊加新冠疫情及中美對抗的風險,如今已經6年,其間香港總產值一直在低位徘徊,至今未能回復2018年水準。 6年不景氣長夜漫漫,是香港有紀錄以來最漫長的經濟衰退。市民情緒深受困擾,在意料之內。

Reading Time: 

5

 mins

January 9, 2025
-
宋恩榮

香港經濟的漫漫長夜有否黎明?(下)

本文是〈香港經濟的漫漫長夜有否黎明? 〉的下半部,上半部分析了這次經濟衰退為何如此嚴重,本部分則分析目前經濟亮點及政府的對應措施是否能驅去經濟危機的長夜而帶來黎明。

Reading Time: 

10

 mins

January 16, 2025
-
宋恩榮
Seraphinite AcceleratorOptimized by Seraphinite Accelerator
Turns on site high speed to be attractive for people and search engines.